-
做一個策劃人,沒有一條非常標準化的道路,中國的知名策劃人,也是千奇百怪,不盡相同。比如說葉茂中,在工作中他是個狂人、是個演說家,但生活中,卻并不盡然,比如李光斗,曾經(jīng)是亞洲大學生的最佳辯論,但你同他在一起,并不會感到辯論選手的那種咄咄逼人,朱玉童,號稱是能讓老虎飛起來的人,但在現(xiàn)實中,卻是一個不夠外向的人,所以,從某種程度上說,能夠長期在這行業(yè)占據(jù)一定地位的人,并不是個能說會侃的人,但關(guān)鍵,是需要能夠在關(guān)鍵時候一錘定音的人。
我們在行業(yè)里有一句傳說。會說的人不想寫,會寫的人不想做,會做的人不想苦,反過來,能吃苦的人一定“想”做,但不一定“會”
做,會做的人不一定會寫,會寫的人不一定會說。其實說得就是這個道理。 會說的人。在策劃公司里,有會說的人,這很常見,主要存在于客戶總監(jiān)、文案、策劃人員中,其中以老板的角色最多,因為老板與客戶溝通的機會最多,老板吹牛的機會最多,于是拉業(yè)務(wù)老板最厲害,吹牛老板最厲害,老板最會說,但同時原來從設(shè)計出身的老板不再做設(shè)計了,原來文案出身的老板不再做文案了,甚至原來策劃出身的老板也不再做策劃人,與客戶提案時只是坐在邊上看員工,偶爾插個訶打個渾什么的。
會寫的人。會寫的人往往從文案、創(chuàng)意 、策略部門出身,這類人,不喜歡說話是其特征,因為說多了的人,往往呆不住,下筆如握鋤。能靜下心來的人,往往能下筆如有神,幾萬字一揮而就,但一個靜不下心來的人,往往是浮躁的,讓他寫個一二千字,都會覺得煩。但真正的策劃人,往往是從這個基礎(chǔ)開始的。沒有這個忍耐寂寞的時光,他就練就不也策劃人的功底。
會做的人。在大家的心底里,會做的人往往缺少天才般的智慧,但恰恰是能夠去做的人,他在公司的地位雖不能火箭速度,但也是每年水漲船高,很奇怪的是,這樣的人經(jīng)過十來年后,往往能做到一個公司的高層,而有著天才般智慧的會說的,卻在十年后仍在中層里吹牛。
能吃苦的人。能吃苦的人,在大家的印象中,他們都是公司的底層,缺少賣弄的本錢,只能以苦干贏得領(lǐng)導的賞識。這類人在企業(yè)里很常見,但老實地說,這類人在策劃行業(yè)并不常見,因為這類人根本適應(yīng)不了知識應(yīng)用的高節(jié)奏。
有沒有既會說、又會寫、又會做的人呢?這種人太少了,但在某種特定環(huán)境下,也許這樣的人會多起來。
說到策劃公司中的人,不妨我們翻開歷史,去看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策劃人,他們給予我們的貢獻與啟迪。
近觀歷史,有所體會,想到策劃史上的三位營銷專家。策劃人應(yīng)該學習。
第一位,整合資源,確定戰(zhàn)略。進行品牌戰(zhàn)略發(fā)展規(guī)劃,變革圖強成為企業(yè)整體戰(zhàn)略。這個人,就是商鞅。強秦到強秦也就20年,弱企到強企,二年足矣。
第二位,一點突破,奠定優(yōu)勢。確立營銷策略。那么這個人,也是秦國的范睢,四個字,“遠交近攻”改變秦國沒有方向的營銷折騰,營銷策略變得空前明確。從此六國毫無招架。
第三位,有限資源,傳播最廣。策劃人有時會走入誤區(qū),我只要讓目標消費者明白就行了,其它人明不明白,知不知道無所謂,甚至故意搞得高深莫測,以為這就是高端。其實我們最要學的是白居易精神。任何宣傳、介紹、廣告,要讓老太婆都能一聽就明白。什么是口碑?口碑就是讓不是你的消費者說給你的目標消費者聽,這才是口碑。
董小全:杭州強道品牌營銷策劃機構(gòu)資深策劃人;第一次提出品牌4A營銷理論、品牌上市造反論、三角戰(zhàn)略等。 電子郵件:dosotry@tom.com